智汇康桥,筑梦未来教育——北外国际参加首届剑桥中国教育论坛
北外国际2019-08-07

2019年7月18至20日,首届剑桥中国教育论坛在剑桥大学教育系指导下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北外国际”)国际教师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冯理老师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剑桥中国教育论坛旨在架设中国教育与世界沟通对话的桥梁。论坛以主旨演讲、分论坛、教育工作坊、学术海报展示、圆桌论坛的形式,汇聚中英双方的教育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社会精英,围绕中国教育和教育实践建言献策。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论坛演讲嘉宾、研讨话题和亮点内容,开启这场中英教育的剑桥对话吧!

演讲嘉宾
论坛参与者的级别到底有多高,一睹主旨发言嘉宾的风采便可知晓。

1


研讨领域
除主旨发言外,论坛涉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板块,包含如下6个讨论话题:
教师职业发展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外语教育创新 Innovat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
科技与外语教育 Technolog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全球胜任力素养 Global Compet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大学生发展 College Student Gaining
融合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分论坛的演讲嘉宾来自中英双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围绕与未来教育紧密相关的话题,20余位嘉宾对传统型教育和创新型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话题主要涉及:
▪我们如何了解新一代学习者的教育需求?
▪面向未来,我们将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教育?

2

分论坛演讲嘉宾简介

内容亮点
席间涉及了很多引人思考的话题,看看这些观点是否与你产生了一些共鸣?

教育的人文关怀
a)面向未来的教育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How can we possibly know?
回答关于未来教育的话题,论坛从世界上最早的教室谈起,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能看到的只有过去。过去的历史能给今天的教育者哪些启示?
教育,历来被我们看作传递文明与知识的途径,从苏美尔人教授楔形文字的石板桌椅,到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然而,这就是教育的全部吗?

3


一封来自纳粹集中营幸存者-Prof. Richard Pring的信给与会者带来了深深的震动。每一年,他都将这封信发给自己将要成为老师的学生们。
仔细阅读信中的内容,历史在警示我们教育应该具备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它绝不仅仅等同于知识的学习,更关乎品质与道德层面的发展。

4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n education is learning about character, wisdom and virtue.
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在于人格、智慧与美德的培养。 —— Prof. Geoff Hayward

b)面向学生的教育  Valuing learners, Offering hope.
学生的未来与教育的未来相同,无法预知。或者说与会者不希望孩子们在我们预设的数据表、折线图与成绩统计中成长。因为教育不是工厂,上学不该意味着被评价和打分。
发言人用两本书和两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当给予孩子关爱、尊重和希望时,他们将拥有的不可预估变化和能带给我们的人生惊喜。

5

演讲嘉宾分享的书籍

▪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从什么角度去看待孩子?
To see the best in every learner. We cannot predict the future of our children. Instead, let the children surprise us.
▪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哪些性情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Openness, Questioning, Inventiveness, Persistence, Emotional stability, Generosity and Empathy.
What we do in schools can change lives.
我们在学校所做事情能够改变人生。—— Prof. Alison Peacock

教育的社会变革
a)面向科技发展的教育  What technology won’t do & What it can do
谈论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时,发言人再次让与会者开始冷静的思考,在考虑科学技术能带来多少变革之前,先来想一想有哪些事情技术无法帮助我们实现?

6

UCL IOE第二语言教学慕课

作为coursera上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最受欢迎课程之一的设计者,Amos Paran教授强调了慕课设计应更多地关注教育而不是技术,更好地应用技术、让技术辅助教育、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技术实现,而不是使教学受制于技术,或盲目地追求当下最流行的手段。
▪ 什么是技术无法实现的?
It cannot substitute human connection. 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classroom, making the space sparkling with charm.
▪ 科技手段能帮助教学实现什么?
Enabling output and interaction, Capturing learning data, Individualizing learner experience, Extending learner experience, Monitoring progress, Identifying learning patterns
Use technology with the right pedagogical underpinning.
使用恰当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技术手段。—— Dr Amos Paran

b)面向全球视野的教育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fter Their Return ‘Home’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海外留学生的数量和归国人员数量在逐年增加。国际期刊发表和原引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在全球化视野下教育的发展。

7

STEM学术研究原引数量世界排名(前10名)

面对国际形势中复杂、变化、不确定的因素,论坛学者的建议是从多元的视角和本土实际出发,进行更符合国内情况的实证分析。社会发展、科技变革、人口结构、经济形势等因素,都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维度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studying overseas is not only a degree but a much stronger identity as a person.
出国学习经历带来的不仅是一份学历,还包括对自我意识的更强认知。 —— Prof. Gu Qing

课程与教师:框架原则vs个性空间
a)多元的框架原则  What might be the principles?
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师发展,国际视野下的框架原则众多。据发言者统计,课程建设相关的核心元素有140余条;北外国际在调研教师发展框架时,各地区文献也有近40个。
部分节选如下:
Some priorities for curriculum design
Agency (OECD), Aspiration (Patel), Youth identity (Shanghai), Internet (Sugatra Mitra)
Some framework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rlotte Danielson’s Framework for Teaching (USA),
the European Profiling Grid (Europe),
Cambridge English Teaching Framework (UK)
Australia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Australia)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Kindergarten/ Primary/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China)
在本次教育论坛上,国际教师发展学院执行院长冯理应邀发言。

8

冯理老师发言主题

在众多原则、框架及其细分的维度、核心元素中,如何通过统计和整理,设计符合本土需求的教师发展体系和学生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地区情况的原则标准,这是北外国际一直以来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也是冯理老师本次发言的主题。
Curriculum should be driven by principles, not priorities.
指导课程设计的,应当是原则,而不是(众多的)核心元素。—— Dr Tim Oates
b)充分的个性空间 He just happens to be a science teacher as well as a poet.
教师和学生一样,均是充满个性的人格主体,需要被尊重和信任。如果教学被我们视为一门艺术,其中的多样性和变化,正是这门艺术的生机。在课程设计和教师评价中,我们应该提供给老师充分的自主性和个性空间,信任他们,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这份个性与创造,也正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9


冯理老师向论坛参与者介绍了北外国际如何通过构建统一的教师发展框架和个性化的教师成长档案,为教师赋能,给予他们原则标准的同时,鼓励教师发展、创造、探索,讲述他们作为教师自己的故事。

10

冯理老师在论坛上发言

You need to play with things, with work, making that into a form of art.
你需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胆尝试,将工作变为一门艺术。—— Prof. Alison Peacock
If we are true professionals, the answers are within ourselves.
如果我们是真正专业的从业者,问题的答案将被我们自己找到。—— Dr James Biddulph

11
12
13

会议上的精彩瞬间